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的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屠呦呦获诺奖,实至名归。四年前,她即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当时,舆论冠之“离诺奖最近的中国女人”。四年匆匆而过,诺奖终究没有辜负这位勤恳而卓越的科学家。
屠呦呦获奖,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消息传来,全球华人无不振奋。振奋,是因为这是一次历史性跨越;振奋,还是因为每个中国人都与有荣焉;振奋,更是因为它让中国科技界看到了更大的希望。
毋庸讳言,在多数中国人内心深处,有一个挥之不去的诺奖情结。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让人欢欣鼓舞的同时,也稍有遗憾,中国大陆何时才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两年前,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大胆预言:10年后的中国,中国获得诺贝尔奖将成为常态,而非个案!其理由是,我国的基础研究已经与世界接近全面接轨。诚所谓厚积薄发,中国科学奖有理由也有能力拿更多的诺奖。
一方面,中央早就意识到“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中国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体现在科技投入不断加大,科学家的地位不断提高,还体现在制度安排不断完善。今天,“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依然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科学的春天”依然在祖国的天空上播洒阳光,科教兴国战略依然给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着强大驱动。
另一方面,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中国科学家从不缺少才华。且不说先人们发明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以及在天文、算学、医学、农学等多个领域创造的成就,单就这几十年来的科研硕果,就让人信心百倍,比如“两弹一星”、多复变函数论、陆相成油理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成就,高温超导、中微子物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纳米科技、干细胞研究、人类基因组测序等基础科学突破……
于此而言,屠呦呦获奖只是中国科学家获得诺奖的一个开始,随着科学家不断钻研,随着科研体制不断革新,随着创新土壤不断优良,会有更多的科学家摘得诺奖桂冠。
屠呦呦获奖,其意义不只是局限于科研领域。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中,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屠呦呦获奖提振了中国人的信心与勇气,她的科研经历,她的求索精神,以及她的人格魅力,都让民众感佩,并从中受益。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去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是时代赋予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在屠呦呦获奖的今天,重温这句话,更让人觉得振奋。无论科技工作者还是其他领域的人士,只要将个体命运与国家命运结合一起,传承“两弹一星”精神,锐意进取、锐意创新,就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实现人生梦想,也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