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心脏,功能活跃却又结构脆弱,任何损害都将带来致命的后果。在心脏上做手术,无异于在刀尖上起舞,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日前,五附院为一名患有严重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实施了主动脉瓣置换术+二尖瓣置换术+三尖瓣成形术,让患者重获“心”生。
心脏严重受损,多方求治效果不佳
接受这例高难度手术的是51岁的潘阿姨,她近5年来频发心慌、胸闷不适,活动后加重。期间,她虽多次找一些医院求治,但都治标不治本。今年8月份,她感到心慌症状加重,已经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家人就带她到五附院就诊。
经过彩超检查,专家发现她心脏多个瓣膜病存在严重的病变,如同心脏的“阀门”损坏,血液“乱”流,引起严重的心功能不全。心脏的四组瓣膜中,二尖瓣、主动脉瓣及三尖瓣三组均严重受损。要想治愈,必须通过手术替换或修复这些生病的“阀门”。手术前医生给予强心、利尿、营养支持细心调理,首先改善心功能,潘阿姨胸闷症状较之前明显好转。
专家永不言弃,学科合作奋力救治
10月21日,经过调理治疗的潘阿姨,准备接受手术治疗。
根据她的病情,如果实施手术,难度很大,对手术者理论、技术、经验要求极高,同时对麻醉医生、体外循环灌注师、器械护士、重症监护等整个团队也是一次巨大的考验。为了确保手术万无一失,10月21日,在院长邹小明的亲自指导下,心胸血管外科、麻醉科、心血管内科、CCU、院感科等科室认真研究、反复商讨,制定了一套详尽的手术方案。
10月24日,一切准备就绪,手术如期进行。五附院专家与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脏外科)专家精诚合作,历经5个多小时,成功为患者施行了主动脉瓣置换术、二尖瓣置换术和三尖瓣成形术。术后,患者带着气管插管安全返回CCU病房监护治疗。心胸外科的专家们不顾手术疲劳,始终守护在床旁,密切关注病情。
25日上午,患者完全清醒,顺利脱离呼吸机。但26日凌晨,却出现了危情,抢救过程险象环生。凌晨1点30分,心电监护提示,患者血氧饱和度出现下降现象,逐步从98%降至92%,又快速降到85%。医护团队见状,紧急采取包括拍背、吸痰、加压面罩给氧等措施,很快血氧饱和度升至98%,又用呼吸机带加压面罩给氧辅助。早上6时30分,血氧饱和度又降至93%,一直严密关注病情的医护团队果断行气管插管和呼吸机控制通气,患者生命体征慢慢平稳。
开通绿色通道,紧急提供救命药品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到了27日,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在邹小明的指示下,抗感染临床药师第一时间赶回医院参与患者救治和药物治疗方案设计。
依据患者临床诊断和药动学、药效学的特点,综合各专家的会诊意见,医院决定使用一种特殊药物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药剂科立刻启动临时采购程序,配送公司利用紧急配送渠道,在2小时内就将药品送到医院。经过个体化的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的肺部感染得到很好的控制。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周到的照顾下,患者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转,直到迎来康复出院那一天。
病情转危为安,感谢医院让她重生
11月15日,恢复健康的潘阿姨面色红润、神采奕奕,说到这次治病的经历,她心中对给予她第二次生命的医护人员充满了无限地感激之情,与他们依依不舍,合影留念。
据了解,从今年5月8日成功实施从化区首例心脏外科手术后,五附院心胸血管外科凭借精湛的技术打破了多个从化区在心脏外科领域的历史记录,技术水平在从化区乃至广州北部地区具备领先地位。从化地区的心脏病患者再不用辗转到广州就医,在五附院即可享受到较高水平的技术治疗。
![](/__local/C/AB/2E/E56A7D6F8200C6E44CB1C410CD6_D26C00F0_FF2C.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