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疗试验基地”在南方医院肝脏肿瘤中心挂牌成立,这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化培训项目”在临床工作中的进一步贯彻落实与实施。项目旨在通过建立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疗基地,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进行培训推广应用,进而提高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化水平,保障治疗疗效与安全。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到2030年,实现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的目标。2018年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中国癌症生存报告显示,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四位的常见恶性肿瘤及第三位的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
“2018年6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负责组织、实施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化培训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通过对《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进行宣传和培训,推动医疗机构人员切实按照规范要求,掌握规范化的诊疗手段,为患者提供规范的诊疗服务。”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杨威介绍,“项目将于今年内在全国范围内建立30余家规范化诊疗基地,希望通过示范效应,以示范教学、学术研讨、网络交流等多种形式,带动和影响示范基地周围地区的医疗机构肝癌规范化诊疗工作的开展,提高医务人员诊疗服务能力。”
会上,南方医院副院长吴汉森强调“肝癌起病隐匿,大多患者确诊时大部分已达中晚期,需要外科、介入科、内科、放疗科、病理科、影像科等肝癌相关诊疗科室密切合作。”南方医院早在几年前就开展了肝癌的多学科会诊与治疗(MDT),使诊断和治疗个性化,科学化,规则化,提高了疗效。广东省肝病研究所所长、南方医院肝病中心主任侯金林代表试验基地表态,“将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行分科室培训和多学科会诊,重点强调在院内规范化肝癌的早期识别和病理诊断,重视微血管侵犯的检出和分级,降低肝癌术后高危患者复发率,通过肝癌多学科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的综合运用,延长肝癌患者总体生存。”
近年来,政府采取国家医保目录谈判、加速进口药物上市审批、进口零关税等系列举措,从多环节、多渠道降低肿瘤药物费用,保障肿瘤患者用药。事实上,自国家药品谈判落地以及大病医保政策出台以来,各地都在加快政策落地,为减轻当地患者负担不断努力。2017年9月25日,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关于执行2017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有关问题的通知》,将包括肝癌一线治疗药物索拉非尼在内的36种国家谈判药品全部纳入我省医保支付范围,进一步保障了国家谈判药品的临床使用,提升了药物的可及性;此外,随着今年10月1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新一轮抗癌药医保准入专项谈判结果的出炉,新的抗癌药、救命药最终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令中国肿瘤患者的经济负担进一步减轻,让更多中国患者用上好药、用得起好药。
又讯:近日,人民卫生出版社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划教材主编人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决定,聘任南方医院精神心理科张斌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划教材《精神病学》(第2版)编委。
精神病学是现代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人类精神障碍的病因、症状特点和临床诊治等问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精神病学》为规培医生们提供了精神疾病的教育规范和诊治指南。进入《精神病学》教材的编委会,标志着国内精神医学界对我院精神心理科临床诊疗水平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认可。
又讯:10月21日,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党支部开展了“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党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支部党员们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
党支部组织党员参观了南雄水口战役纪念园和广东省委旧址,重走了南雄梅关古道。全体党员同志参观了水口战役旧址,缅怀革命烈士,庄严的重温入党誓词,坚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随后全体党员重走梅关古道,重读陈毅同志《梅岭三章》七言绝句。最后参观粤北省委旧址和历史陈列馆,依次浏览了“中共广东省委的重建”、“中共广东省委北迁与粤北省委的建立”、“杰出的历史功绩”等内容。
本次党员实践教育学习活动,是医院开展学习十九大会议精神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推进和加强“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活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