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是一个平凡的故事,但如同雷锋精神,平凡可孕育出伟大,孕育出医院的和谐美好。”一封来自78岁老人的感谢信,在6月5日寄送到了顺德医院的院长办公室。
写信的何先生是一名退休高级工程师,已患有心脑血管病近30年,已经住过好几次院。近日,他参加了医院在大良金榜社区开展的免费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项目,医护人员在为居民们筛查过程中高度的责任感、严谨细致的态度、有条不紊的秩序,让他印象深刻。
特别让何先生感动的是,筛查中他被检测出心率异常,血压计次只有37次/分钟,他提出回家拿来心脏彩超报告进行分析,当时已临近中午下班,神经内科黎泳欣、心血管内科钟文浩两位医生欣然同意,并叮嘱何先生别着急,小心慢走。何先生再次拿着报告回到筛查点发现,全体医生都没有下班专门等他回来,在分析报告后,黎泳欣还耐心地为他做完所有问卷调查,并安排好第二天的体格及实验室检查,然后才全体下班。
出于对黎泳欣的信任,何先生带上了几十年来的病历、检查结果等材料,再次找到了黎泳欣。黎泳欣马上调出何先生的筛查档案,结合带来的综合资料,仔细分析,专业评估,对何先生提出了许多良好建议。黎泳欣注意到何先生带着助听器,每讲一句话都凑到他耳朵旁边,“我从来没遇见过这么亲切的医生,这让我想到‘医者父母心’,而此时用‘医者孝女心’来形容更为贴切。”何先生被这样的细节深深感动,在感谢信中赞赏黎医生够专业、医德好,衷心感谢医院培养出这样的好医生,脑卒中筛查项目让社区居民获益良多,祝项目顺利进行。
脑卒中,俗称“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经济负担重的特点,近年来更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对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负担。但这种严重的疾病,是可以被预防和控制的,主要方法就是及早筛查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律不齐等危险因素并及时给予干预治疗控制;同时,遏制肥胖、运动过少、吸烟、嗜酒、高盐等诸多危险因素,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社区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就是针对“中风”危险因素的筛查,是医院切实贯彻十九大提出的建设健康中国的精神,把疾病的预防放到更重要位置,继而推出的一个免费公益项目,其目的在于帮助居民及早发现脑卒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做到早预防、早治疗,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作为顺德区的龙头医院、中国卒中联盟授牌的“卒中中心”成员单位,顺德医院是本地区脑卒中防治能力最强的医疗机构,主动肩负起全区重大疾病的防控工作,通过开展社区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响应国家关于脑卒中筛查工程的政策要求,加强本地区心脑血管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本次筛查以社区驻点方式,主要通过个人问卷(社区居民的基本信息、心脑血管疾病等情况)、相关体格、实验室检查等方法进行,计划在大良、杏坛、陈村三个镇街40岁以上户籍人口中逐步开展,将根据筛查结果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建立个人心脑血管病档案,初步预计今年完成社区居民筛查人数4000人,并进行跟踪随访,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有效干预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