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五附属医院相继完成3例高难度婴儿手术,其中两例均开从化区首创。
5月12日,第五附属医院为一名出生4天的婴儿,成功实施了肛门成形术。5月14日,五附院又为一名出生4天患有结肠炎的新生患儿成功施救。这两个手术案例在从化均是首例。此外,5月5日,五附院为8个月大的婴儿切除15cm坏死回肠。一个月内,3例高难度婴儿手术成功案例,将从化区婴儿手术治疗水平推上了新高度。
为出生4天的新生儿做“肛门成形术”
5月8日,五附院接生了一名婴儿,该患儿出生35分钟,就已经诊断出其患有先天性肛门闭锁。考虑到患儿年龄过小,五附院还邀请了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专家前来共同治疗。在该患儿出生4天后(5月12日),经纠正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治疗,呼吸功能好转后,进行了“肛门成形术”手术。“虽然手术难度中等,但该患儿为低体重儿,呼吸功能差,低体温导致麻醉风险变大。”医生说道,该患儿是早产儿,体重仅有1.9kg,而整个手术必须保持在30°C的温室内进行,以往从未出现过这种案例,手术台上医护人员的压力也非常大,但值得庆幸的是,经过四十多分钟,手术顺利完成。手术后的第3天,该患儿已能正常排出胎粪。目前,患儿已脱离危险期,但由于尚未达出院体重标准,仍在保温箱留院治疗中。“这是从化婴儿首例成功先天性‘肛门成形术’,该手术的成功,为从化填补了该医学项目的空白!”参与手术的小儿普通外科副主任医师汤骥骜感慨道。
给出生4天患有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新生儿做手术
5月11日上午九点时许,五附院接生了一个情况危急的新生儿,该患儿在出生后不久,开始喂奶就呕吐,接连反复呕吐,于5月13日住院,但由于新生婴幼儿不能开口说话,诊断过程复杂。最后经过多个专家多学科联合会诊,考虑肠扭转或出血性坏死肠炎,决定手术治疗,于5月14日晚上十点半,急诊行剖腹探查手术。由于腹腔感染严重,手术中行坏死回肠加回肠造瘘术。手术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直至5月15日凌晨手术才顺利完成。手术后,患儿病情逐渐平稳。目前仍在隔离病房,留院观察治疗。由于患儿年龄小、营养差,医生建议患儿在术后3至6个月后内,再进行二次手术治疗。据了解,该手术是从化首例成功完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新生儿科、普通外科、麻醉科、儿童重症监护科(PICU)等多个科室的专家共同参与了手术救治。
为8个月大的婴儿切除15cm坏死回肠
此外,5月5日,医院接收一名8个月大的婴儿,该患儿在送来医院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随呕吐拉稀等病症。同样作为尚不会说话的婴幼儿,诊断非常困难,最后CT拍片诊断该患儿为肠梗阻,患儿尿少,精神萎靡,情况紧急,医院随即安排对该患儿进行手术治疗。整场手术进行了两个小时,切除患儿15cm长坏死的回肠组织。在进过手术治疗后,患儿情况逐渐转好,并在5月18日好转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