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珠江医院心血管内科联合神经内科、急诊科、影像诊断科以及社区医院首次开展心源性脑卒中MDT(多学科诊疗)学术沙龙,从多学科、多角度共同探讨房颤与脑卒中的关系。医院吴汉森副院长和医务处支国舟处长出席并致辞。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宋旭东强调,房颤的临床发病率与冠心病相当,但是普通大众一提到心脏病,首先想到的就是冠心病,对房颤知之甚少,因此房颤以及心源性脑卒中的科普患教任重道远。
会上,神经内科谢惠芳分享了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房颤抗凝治疗的经验,影像诊断科主任温志波分享了人工智能在脑卒中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余文杰从临床角度分享了房颤心源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左心耳封堵术的经验。
谢惠芳教授分享了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房颤抗凝治疗的经验
温志波主任分享了人工智能在脑卒中影像诊断中的应用
余文杰医师分享了房颤心源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左心耳封堵术的经验
据了解,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房颤可累及各年龄段人群,55岁以上的老人1/4患有房颤,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每10年患病风险增加一倍。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酗酒、心肌梗死和家族史等因素与房颤的发生也密切相关。
房颤除了引起心慌胸闷等临床症状外,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危害就是脑卒中。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出5倍,而且房颤相关的脑卒中较其他原因导致的脑卒中1年致残率升高近1倍,1年死亡率升高近2倍,1年卒中复发率升高近4倍,直接医疗费用增加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