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由“健康中国2023年度主题会议暨致敬健康中国2022年度人物”盛典揭晓了“健康中国2022年度人物”“健康中国2022年度最美践行者”以及“健康中国2022年度产业人物”。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主任陈俊抛荣获“健康中国2022年度最美践行者”。
本次活动历时2个多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健康中国观察杂志联合健康中国研究中心共同举办,推选出了包括钟南山、张伯礼、白岩松在内的10名“健康中国2022年度人物”,并面向全国各级卫生健康服务机构、科研院所等,通过自下而上层层选拔,评选出包括陈俊抛在内的29名“健康中国2022年度最美践行者”。
做“有求必应”的好医生
陈俊抛,男,1954年11月生,中共党员,澳门太阳集团www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1979年大学毕业后在珠江医院神经内科工作。2005年调往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任神经内科主任直至退休。原本退休后可以在家安享晚年的他,毅然选择继续为患者服务,于2016年返聘到澳门太阳集团www中西医结合医院任神经内科主任,年近古稀之年的陈俊抛至今依然坚守在临床一线,尽自己最大努力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深受患者爱戴。2008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13年被评为“全国医德标兵”。
从医40余年深耕临床一线
陈俊抛从医40余年,在脑血管病、癫痫、帕金森病、痴呆、神经系统的疑难杂病诊治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主编了《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治疗学》《痴呆治疗学》《临床神经疾病诊断学》等专著。但他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和技术,坚持学习,与时俱进,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勇于开拓创新,不断开展新技术。他率先带领团队在医院开展脑血管造影、颅内外支架植入术、动脉瘤栓塞术等介入手术,紧跟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前沿。
因“颅内静脉窦狭窄”入院的39岁黄先生,因头痛剧烈、走不了路,在很多医院看了没效果,被怀疑是抑郁症、运动神经元病。陈俊抛接诊时,发现病人并没有下肢萎缩的情况,于是留心做了腰穿,一查脑脊液压力飙到400多,进一步做了MRV,被确诊脑深静脉血栓堵了。“脑深静脉血栓在临床不多见,多发生于产褥期妇女,普通的头颅CT、MR一般看不出来。”陈俊抛说。经积极抗凝、肝素钙静脉溶栓、脱水降颅压、改善循环、抗炎等一系列治疗,黄先生度过了危险期,身体逐渐康复。
脑病科收治病种多,不乏一些疑难杂症。2017年,科室接诊了2例血卟啉病。“这个病广东很少见,我们给诊断出来了。”陈俊抛回忆道,17岁女孩小萍(化名)因腹痛、全身抽搐来就医,以往癫痫的治疗方案没有效果,且已出现肝肾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上了呼吸机。“我们左思右想,想到了一个罕见病——血卟啉病。当把患者的尿液拿到太阳下晒,果然变成了红褐色,基因检测也确诊了。”在陈俊抛团队的协助下,小萍购得救命药血红素,积极治疗后恢复很好。半年后,科室又成功救治了一名同样的病例。
掌握更多最前沿的技术和知识是陈俊怕不懈的追求。2015年,澳门太阳集团www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刚起步,神经内科专业出身的陈俊抛又开始新的探索,学中医用中医,带领团队建立脑血管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如今,科室中西医协调发展,收治的病种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病人慕名而来。
病人的疾苦是他心头最重的牵挂
陈俊抛始终把病人满意度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关心体贴病人,坚持为病人提供价廉、质优、高效的医疗服务。
有次一位来自揭西农村的60多岁老大爷慕名来找陈俊抛看病,但老大爷当时身上带的现金很少,除去回家的车费,所剩无几,无法支付医药费。陈俊抛知道情况后,二话没说,主动帮老大爷垫付了2000元医药费。
陈俊抛常跟年轻医生说,当医生就要为病人着想,病人不辞辛苦、甚至千里迢迢来找我们看病,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我们只有把病人服务好,才能不辜负病人的信任和医者的使命。
为了患者能随时找到他,他向患者公开电话号码,手机24小时开机,只要病人需要,就是半夜三更他也不厌其烦地为患者解决问题。
有一次凌晨两点多,一名患者出现病情加重,情急之下家属打了陈俊抛电话。管床医生接到陈俊抛电话后急忙赶去患者床旁,发现家属已按陈俊抛嘱咐对病人进行了简单的处理。陈俊抛觉得,病人半夜三更打电话叫他,那是出于对自己莫大的信任,病人有需要,自己辛苦一点没什么。
有个周六的晚上,急诊来了个脑出血的病人,病情危重,需要紧急行经颅钻孔血肿引流术,陈俊抛当天到韶关会诊,回来时已是万家灯火,但得知这个病人的情况,他放心不下,顾不上休息一下,就马上赶到科室带领团队抢救病人,手术结束后已是凌晨一点多,他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
自己身患重疾仍坚持服务病人
2018年底,陈俊抛感到身体不适,后诊断为白血病。2019年4月成功接受骨髓移植,医生嘱咐他,移植后的半年需静养。所幸,陈俊抛康复顺利,一切指标向好。当时医院科室发展刚有起色非常需要他,医院领导考虑到陈俊抛的健康状况,承诺只要他当好科室“顾问”就好,但一心惦记科室工作和患者的陈俊抛放心不下,感觉体力好一些了就很快回到科室正常上班,继续带领科室团队“开疆拓土”。
被他记挂着的病人,也在记挂着他。陈俊抛住院期间,有得知消息的病人专门去看望他,还有专程从外地赶来的。有些跟随他多年的病人,时不时会打来电话,跟他唠唠近况,像亲人一般关心他。
“病人需要我,我身体也还好,还能继续干!”“能帮病人解除痛苦,很光荣,我是打心里喜爱这个工作。” 2019年底,复查指标全部恢复正常,陈俊抛带着同事们的热切期盼回归了,扎入病房依旧干劲满满。他笑说自己是“劫后余生”,还能发挥所长献余热是件高兴的事,希望能尽力多帮助一些病人。
大病初愈的他每天服务病区的100多个病人,还常常因为要处理危急重症而加班,周末也习惯去病房转一圈,他所带领的神经内科从他来院时的10余张床位,仅几年时间,已发展到超100张床位,经常“一床难求”。
科里细心的医生发现,陈主任比以前更“暖”了,对待病人几乎是“有求必应”。“我自己当了一回病人,更能理解病人的心情了。”陈俊抛说,“对于合理的要求,医生要尽量满足他们,要用病人能接受的方式,和他们讲清楚病情。”他常对科里人说,“患者住在医院很不容易,大家要设身处地为患者解决问题”。
去年,科室从主体楼的单层楼搬迁到了两层楼的新病区,面积扩大了2倍多。陈俊抛每查一次房,至少要花2个小时,他还是坚持每天至少走两遍,周末也习惯回来看看重症病人,即使是疫情最严峻的时候,也不例外。对于病重的病人,即使是休息时间也经常向值班医生电话询问患者的病情,时刻关心着患者的病情变化。
言传身教带出好团队
疫情期间,作为科主任,陈俊抛深感责任重大,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当医院各科医护人员人手紧缺时,面对科里繁重的业务和防控压力,陈俊抛仍然尽最大可能主动分调科室成员支援院内外抗疫工作。年近七旬的他也多次请战前往一线,他的言传身教影响了科里的年轻同志。发热门诊、外派采核酸、隔离病房等各重要岗位都有他们科室人员的身影。疫情面前医生即战士!冲在第一线、挺在最前沿,白衣为甲,舍身奋战。随着防控政策的调整,感染新冠的危重患者增多。在全科人员几乎全部感染还未阳康的情况下,年近七旬的陈俊抛主任身先士卒,带领科室团队,竭尽全力保障正常医疗救治,用行动铸就守护患者生命健康的钢铁堡垒。
陈俊抛非常注重科室医德医风建设。他总跟科室人员说对待病人要“雪中送炭”,不能让他们“雪上加霜”。春风化雨,润物无声。40余年来,陈俊抛视患者如亲人,兢兢业业,默默奉献,把人生的崇高理想化为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着一名医务人员的初心和使命。